译文及注释
译文
罗帐低垂,她步出椒香弥漫的楼阁,举起衣袖仿佛要拂去战乱的尘埃。
她叹息着抚胸长叹:这般美貌,竟误了自己一生!
注释
椒阁:后妃、贵夫人的居处。常用来称美闺房。
胡尘:胡地的尘沙。
唧唧:叹息。亦指叹息声。
简析
此诗以简练笔触勾勒昭君形象,表现出深宫的孤寂和昭君远嫁的无奈;而后直抒胸臆,将哀怨诉诸叹息,最后以自责口吻道破因美获咎的悲剧,既痛陈命运捉弄,亦暗讽世道不公。全诗不事雕琢,却于动作与慨叹中尽显昭君的不幸,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其红颜薄命的深切同情。
铜爵妓
江淹〔南北朝〕
武皇去金阁,英威长寂寞。
雄剑顿无光,杂佩亦销烁。
秋至明月圆,风伤白露落。
清夜何湛湛,孤烛映兰幕。
抚影怆无从,惟怀忧不薄。
瑶色行应罢,红芳几为乐?
徒登歌舞台,终成蝼蚁郭!
为学之要
颜之推〔南北朝〕
学之所知,施无不达。世人读书者,但能言之,不能行之,忠孝无闻,仁义不足;加以断一条讼,不必得其理;宰千户县,不必理其民;问其造屋,不必知楣横而悦竖也;问其为田,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;吟啸谈谑,讽咏辞赋,事既优闲,材增迂诞,军国经纶,略无施用;故为武人俗吏所共嗤诋,良由是乎?
夫学者所以求益耳。见人读数十卷书,便自高大,凌忽长者,轻慢同列;人疾之如仇敌,恶之如鸱枭。如此以学自损,不如无学也。
古之学者为己,以补不足也;今之学者为人,但能说之也。古之学者为人,行道以利世也;今之学者为己,修身以求进也。夫学者犹种树也,春玩其华,秋登其实;讲论文章,春华也,修身利行,秋实也。
顾荣施炙
《世说新语》〔南北朝〕
顾荣在洛阳,尝应人请,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,因辍己施焉。同坐嗤之。荣曰:“岂有终日执之,而不知其味者乎?”后遭乱渡江,每经危急,常有一人左右已,问其所以,乃受炙人也。